人才培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才培养 > 研究生教育 > 正文

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举办第二十四期“和园论坛”暨第二十八期“言·传”学术沙龙活动

日期:2025年04月29日 来源: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 作者:谈心 摄影:叶佳灵


4月25日晚,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第二十四期“和园论坛”暨第二十八期“言·传”学术沙龙在文综楼1106教室举行。本次论坛以“信息技术与语言研究”为主题,康忠德教授担任指导老师,张景霓、苏丹以及人工智能学院陆美曲、白凤波等4位老师担任点评嘉宾,七位主讲人围绕人工智能、语言技术应用及跨学科研究展开报告。本次活动由杨青石同学主持,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、人工智能学院、民社学院部分研究生到场参加。

张景霓教授以《介绍杰弗里·辛顿谈人工智能如何工作》为题,解析了神经网络与逻辑学派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范式差异,并探讨了语言学习与先天机制的关系。人工智能学院宋金瑞展示了民族语言语音合成技术,通过壮语、瑶语等案例,分析语音合成技术的现状与挑战;郑健敏则从壮汉机器翻译技术出发,提出低资源语言翻译的解决方案。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石孟珂在语言计量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中,以复杂网络理论揭示语言结构规律;民社学院朱泳诗结合实践经验,分享爬虫技术与语料获取的合法性与技巧。人工智能学院杨青石聚焦多模态语料库建设,强调文本、图像、音频融合对语言研究的革新意义;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蒋宇丹则从实用角度讲解《科技论文写作与AI赋能》,展现AI工具在学术写作中的辅助潜力。

在点评环节,张教授指出,语言研究需抓住“触点”,挖掘技术背后的语言学逻辑;白老师建议加强轻量化模型与民族语言适配性研究;苏老师从跨文化视角,强调语言资源保护与AI伦理的重要性。康教授总结称,本次活动展现了文理交叉的创新活力,为民族语言数字化保护、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供了新思路。最后,康教授为点评嘉宾颁发感谢状,为汇报同学颁发荣誉证书。未来,“和园论坛”将持续推动学科融合,助力学术成果服务社会需求。

(初审:朱映运 复审:吴先源 终审:陆晓芹 编辑:龙玥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