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10月16日上午,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在博文楼204开展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——从苏轼的‘活法’说起”学术讲座。本次讲座由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、博士生导师曾明教授主讲,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古代文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,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部分本科生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场学习。讲座由李惠玲教授主持。

讲座现场
曾明教授在讲座中以苏轼“活法”思想为例,系统阐述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及实践方法。他指出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,传承中需把握“连续性”“创新性”,坚守马克思主义“魂脉”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根脉”,增强文化自信。曾明教授表示,文化自信源于五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、近百年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与时俱进的广义先进文化。他以苏轼“活法”为例,指出其蕴含的豁达心态、“和而不同”的平等观及“民为邦本”的治国智慧,对现代社会治理与个人修养仍有启示。他还提出,“活法”由胡宿首倡、苏轼实践、吕本中构建,不仅是文论概念,更是人生境界与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,具有重要当代价值。

曾明教授进行授课
曾明教授就如何推动传统文化“活起来”提出三大实践方法。一是鼓励文化研究者加快学术成果转化,让古籍智慧“走出书斋”;二是倡导文艺工作者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品力作;三是推动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,通过渗透式传播,让文化自信成为全民共识,展现中华文明形象。

曾明教授
提问环节,同学们踊跃向曾明教授请教,问题涵盖苏东坡成长轨迹与属地文化关系、“活法”理论内涵与诗歌技巧的关联、现代诗与古典文化融合边界等方面。曾明教授结合具体案例与研究成果,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详细解答。

李惠玲教授进行总结发言
李惠玲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。她指出,讲座围绕“活法”展开,体现出“大格局、大智慧、大贯通”的特点,“大贯通”体现为“活法”研究是从古至今的延续,“大格局与大智慧”体现为曾教授高屋建瓴地阐释中国文化智慧。她表示,讲座明确胡宿、苏轼、吕本中在“活法说”发展中的不同角色,构建出完整的理论体系,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,体现出开阔的学术视野。
(初审:朱映运 复审:吴先源 终审:唐艳军 编辑:潘倩倩)